資訊詳情
集團開展“迎五一 慶五四”系列尋訪實踐活動
“五一”國際勞動節和“五四”青年節前夕,集團工會聯合共青團組織機關及總部聯合公司、呼蘭污水處理廠等單位員工代表到蕭紅故居、蕭紅紀念館尋訪參觀,重溫紅色歷史,汲取奮進力量。
蕭紅故居是蕭紅從幼年到少年時期生活與學習的地方,是她精神思想品格與精神文化成長的家園。在講解員的帶領下,大家依次參觀了蕭紅故居的五個陳列室,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蕭紅幼年時的生活場景。
蕭紅故居旁緊鄰蕭紅紀念館,紀念館共分為呼蘭河畔、漂泊歲月、書香恒久和夢回呼蘭河四大部分,里面陳設有蕭紅雕像,還有與之相關的文獻、圖片、油畫等等。展品的陳列還原了蕭紅當時為理想奮斗、艱辛創作的場景,呈現了蕭紅與魯迅先生的師生情懷,也記錄了蕭紅坎坷的一生和追求自由的向往。蕭紅一生追求獨立、自由與平等,她以超卓的才情和女性特有的視角,用清麗雋拔的筆觸,書寫20世紀30年代底層民眾生命的悲哀、靈魂的抗爭。
解說員聲情并茂,生動詳實地向大家講述蕭紅不平凡的人生歷程,全面介紹了《生死場》、《呼蘭河傳》等書籍的創作時代背景。大家被蕭紅的經歷和故事感染著、浸潤著,對作品中所體現的內涵有了更深刻地理解,愛國主義情感也油然而生,紛紛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學習先輩的優良傳統,弘揚民族精神,立足集團發展大局,扎實做好本職工作,用實際行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建功立業。
為提升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、資源回收利用的環保意識,倡導綠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4月24日,集團青年志愿者走進南京路街道鴻運社區,開展了“垃圾分類我先行 美好環境共締造”公益宣講實踐活動,普及垃圾分類知識,增強群眾垃圾分類意識,來自社區工作人員及居民代表近60人參加活動。
活動中,集團青年志愿者、垃圾分類宣講團成員賈興華從垃圾分類的必要性、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分類廚余垃圾、可回收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等方面進行了普及講解,并向大家發放了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和紀念品。
居民小區是生活垃圾分類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每一個家庭是實施垃圾分類的“主陣地”。通過此次垃圾分類宣講活動,增強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,讓“綠色、低碳、環保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促使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到實踐中來,提升居民文明意識,打造美麗宜居的城市環境。
下一步,集團還將持續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“進學校”、“進社區”、“進企業”,引導市民成為踐行垃圾分類的廣泛參與者,將垃圾分類變為生活習慣,以實際行動努力實現垃圾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處理,為哈市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做出積極貢獻。